侯勇

侯勇是电视剧《人民的名义》的第一个爆点。在首播短短两集的戏份中,他饰演的“小官巨贪”赵德汉,身为国家部委某司的处级干部,住着老旧的居民楼、吃着一碗炸酱面、上班骑自行车……其实却是一个贪污赃款逾2亿的腐败官员。虽然只有短短三场戏,但侯勇“炸裂式”的表演令观众印象深刻,也让该剧一开播就收获众多粉丝,“连脸上的每一条褶都在喷薄演技”,网上如此评价。

4月6日下午,正在赶拍新戏的侯勇抽空做客凤凰网娱乐【大咖到】栏目,详述拍摄《人民的名义》的过程。侯勇表示:“这个角色集数不多,两三集戏,但集数再短也是个人物,他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不一定靠篇幅去展开。”

角色不分篇幅长短,好演技来自生活积累

凤凰网娱乐:据说最初给您安排的角色份量更重,能否透露下原定参演的是哪个角色?

侯勇:原本要演那个角色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演成,现在是另外一个演员演的,我觉得别说了吧。

凤凰网娱乐:一开始对于贪官这类负面角色有排斥心理吗?决定接拍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?

侯勇:前年年底在排中央台春节晚会小品时,导演李路找我说年后要拍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,当时让我演另外一个角色,但我年后已经接了其他戏,合同也都签了,所以时间上可能不行,导演李路希望每个演员都全程参加,大概需要两个半月,我说时间上可能没办法了,所以一开始就作罢了。后来导演还是没放过我,说那你得给我演个别的角色,我就带着歉意说行啊,你让我演啥都行。后来他让我演赵德汉,他跟我说这个人物戏不是很多,两三集戏,但他是开篇,是启动整个戏的导火索,一个大贪官,贪了大概两个多亿。

至于排斥不排斥,我觉得演员嘛,不存在排斥角色,只要感兴趣的角色都想演。当然这个角色不是因为感兴趣,当时确实是欠导演一个人情,所以硬着头皮上了,就给了他三天时间,我去横店拍另外的戏时路过南京,停留了三夜四天吧,就把这个戏给拍了。

凤凰网娱乐:虽然只出现短短两集,但观众都说你奉献了教科书般的表演,你开演之前做了哪些准备?

侯勇:准确的讲,演员在接一个戏之前都要做一些案头工作,去查一些跟这个戏有关联的资料。但看了这个剧本以后,我觉得平时得到的信息也很多了,这一两年来咱们国家反腐力度加大,那么多贪官下马,平时新闻也好、大家茶余饭后聊的话题也好,都会关注到。新闻也看了,有画面有新闻事实,所以说几乎都在心里,都在脑海里。我有一个创作上的习惯,不是说接到一个角色才去为这个角色做准备,而是平时在生活中就有积累,这其实是演员的一个基本功,必须年年月月日日积累的一项工作。

凤凰网娱乐:赵处长后面不会出现了吗,观众都说演得太好还想看?

侯勇:这个角色集数不多,两三集戏,但集数再短也是个人物。人物不应该分篇幅长短,他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不一定靠篇幅去展开,可能在很短时间内他会让观众记住这个角色,在展现上也有一定难度。还好吧,我觉得导演李路交给我的这个任务我算是完成了,从这几天大家,包括观众,我的一些朋友给我打电话发微信的反应来看,我觉得这个任务算是完成了。

两亿多道具钱,搁在现场很震撼

凤凰网娱乐:赵处长有很多“党和人民”、“为人民服务”等等之类的台词,生活中不太会说得到,背这些台词会不会很花时间?

侯勇:赵处长这个人物40多岁,跟我实际年龄也比较靠近,我们这个年龄说“党和人民”或者说“为人民服务”这种话,可能在我们小时候已经灌输到记忆里了,而且会经常挂在嘴边,不一定那么高调或者上纲上线去说这样的话,但说这话会比较自然。当然,台词都是编剧写的,你要把它变为自己的话来说可能需要好好揣摩。前期做案头时需要把这些台词变为自己的话,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、怎么去跟对方真实的交流……这个人物的劣迹暴露以后,跟前面这些台词产生了一个反差,我觉得这个人物无形中更丰满,也更悲喜剧一些。

凤凰网娱乐:一开始场景中演赵处长吃面,据说你在现场吃了很多碗,有没有很崩溃?

侯勇:这是行内拍摄的一个常态,就说在一场戏里吃一碗面条,但真正吃的时候可能吃若干碗,会吃好几碗,因为景别需要,全景、中景、近景,包括调换各种机位,你就要不停的把这场戏演完。这场戏好像吃了有五六碗吧,淡水面。不会崩溃,习惯了,演员拍一场吃饭的戏,等大家准备吃中午饭或者吃晚饭的时候,基本上这个演员不用吃了。

凤凰网娱乐:最后查到别墅时,赵处长整个人腿都软得不能走路,这个设计是怎么想出来的?

侯勇:当车子把赵处长带到别墅区时,他肯定预感到自己要暴露了,从生理上来讲,这个时候人快要崩溃了,走路腿脚发软人的生理反应吧,既然给了一个全景,能够表现这个人物此时此刻的状态,干吗不去利用它呢。但也怕过,所以在拿捏上要特别注意,但还好,我觉得把这个人物下车时那一瞬间的惊慌表现得还是比较准确的。

凤凰网娱乐:在演这个人物时,有没有什么部分是导演没有想到,您自己建议或设计的?

侯勇:有一个镜头,我指着陆毅说,你这检察官检查到我一个处长的家里,你这行为简直很搞笑。当时我觉得这个词不准,导演李路说你再琢磨琢磨,我觉得这跟搞笑有什么关系,导演说他也是想弥补或者掩盖自己犯罪发出这种唏嘘,但在表演上我把这句台词设计得让他结巴着说,挺有意思的一个桥段。

凤凰网娱乐:别墅场景中,冰箱、墙里、床下藏着的巨款,在电视上呈现出来的效果非常震撼,您当时在现场看到这么多“钱”是什么感觉?

侯勇:震撼,也是震撼!那个钱肯定是道具嘛,是在造币厂用一些纸张印的,和真的钱币放在一起几乎可以以假乱真,只做了单面的复印,两面都复印那就真的是人民币了,假钱嘛,是道具,所以只印了一面。但那个容量,那么多钱,搁在现场确实是震撼。拍摄时大家都在那用手机来回拍,我手机里也拍了一堆,比电视上看还要震撼,确实是没见过。

凤凰网娱乐:有没有问问现场人员,有多少真钱、多少道具钱?

侯勇:摆在那的钱全是道具,但从表面上看跟真的一模一样,可能拍特写时会用一些真钱,现场用的东西大部分也都是道具,都是假的。

赵处长是腐败官员的一个缩影

凤凰网娱乐:怎么理解人物“贪了两亿多但不敢花一分”的心理?

侯勇:这个人物生活中有原型,煤炭能源司的副司长还是什么,贪了两个多亿,小官巨贪嘛,新闻里确实有报道真实发生的是两个多亿,不敢花是因为可能一是心虚,第二也怕露馅,你一个公务员一个月就几千块钱的工资,人有一种心理,叫作贼心虚,他也不敢。但不敢花并不代表他不贪,他受贿或索贿时间长了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,另外在这种官场,我觉得有利益集团裹胁着他往前走。

凤凰网娱乐:结尾处,赵处长请求再看一看房子,最后在一堆钱中哭了,你觉得他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?

侯勇:对于自己这种劣迹的败露,当时肯定是崩溃了,五味杂陈吧,应该什么感受都有,后悔,懊恼,事件败露之后的那种绝望,五味杂陈……我觉得那一瞬间这个人物整个是崩溃掉了的,你说有没有后悔,有没有反省,肯定也会有,但是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。

凤凰网娱乐:在你看来,赵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物?

侯勇:赵处长腐败官员的一个缩影,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的某些公务员可能占据着一些职位,掌握着一些国家资源,被一些别的欲望驱使,就做出一些自己一开始都没有想到过的事。 很多人案发后才后悔,中国过去有句老话,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,为什么记不住呢。

年轻观众只爱看玄幻剧,是文艺创作者的失职

凤凰网娱乐:包括很多90后、95后都在关注这个剧,也都被你的表演震撼到,你觉得这个剧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?

侯勇:年轻一些的观众对我们这个年龄的演员关注度可能不高,他们关注的都是偶像演员,包括那些颜值比较高的,我觉得我们整个社会,包括我们从事文艺与创作的编剧导演,都有我们的失职,丢掉了我们的功能,丢掉我们的职责。

文艺工作者有引领社会审美的职责,但这些年我们进入了一个怪圈,制作单位只搞一些玄幻剧、偶像剧、脑残剧,我觉得这些充斥整个荧屏会给我们的90后、95后带来一种不好的欣赏习惯,不是去看作品本身,一个戏里就看这个男孩长得好不好看、女孩长得漂不漂亮、穿的是什么、开的什么车……我60后,我们年轻时候也有一些流行的东西,一些时尚的东西,但不像今天这么单一,最起码不像今天这么脑残。我觉得年轻观众有他们的问题,但我们文艺影视创作者有我们的失职,包括播出媒体也是有问题的。

《人民的名义》能被90后、95后所关注,他们是在关注着国家的命运,关注跟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,我觉得这个戏能让年轻观众关注到,它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
凤凰网娱乐:很多人说你们“戏骨”级别的表演吊打小鲜肉,你怎么看?

侯勇:什么戏骨什么鲜肉,这些都是网络用语,可能我们这个年龄接受不了,但这个说法它很生动,我觉得说“吊打”带有调侃吧,这个谈不上。年轻演员有年轻演员的戏可演,年龄大一点的演员有年龄大一点的戏可演,只是现在我们的创作题材里面太过于狭窄,太过于单一了。

单一就会扎堆,我们现在的创作被资本裹胁了,当有利可图的时候大家都会奔这个题材去,这势必会给文艺创作带来碾压性的后果。这个走不远,肯定走不远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让市场来检验吧,我觉得这个社会不单单是年轻人的,各个年龄群体的观众都应该有。

凤凰网娱乐:对现在这些年轻演员,您有什么评价和建议吗?

侯勇:建议谈不上,我也是从年轻走过来的,我第一次演戏21岁,跟今天的一些年轻演员年龄差不多,我觉得靠容颜走不远,吃青春饭不长,你如果立志要做一个演员的话,还是应该从自己的本专业下工夫,要靠真正的能力去闯天下,靠颜值不颜值的,可能走不太远。